最新文章
相關文章
產品目錄
聯系我們
- 重慶歐邁服裝廠
- 聯系人:李先生
- 手 機:(0)15023366881(李先生)
- QQ:1091737093
- 電話:023-63800591
- 電子郵箱:oumaigood@gmail.com
- 地址:重慶渝中區時代天驕14-9#
- 更多
朝天門上百服裝廠安家巴南
沒有固定的廠房,多年來,朝天門數千服裝廠在南岸、巴南、白市驛等地“打游擊”,租廠房進行生產。而如今,他們終于有家了。昨日,渝中區個協渝派服飾協會發布消息,100多家朝天門服裝廠已決定共同出資20億元,在巴南木洞建一個大型的服裝生產基地。
搬家之喜
新家在哪 巴南木洞的家千畝大
按規劃,擬建的重慶木洞輕紡服裝城,位于巴南麻柳沿江開發區。該基地將分期啟動建設,前期1000畝。渝中區個協渝派服飾協會秘書長李勇還透露,基地由上百朝天門服裝企業共同出資,總投資20億元。按每戶廠房面積5~10畝計算,可容納138戶企業進駐,解決2萬人就業。預計今年年底動工后,15個月內可投入使用。
去年8月份開始,該協會向相關部門遞交建議書,希望出資建服裝城。之后,市經信委、市發改委等部門約見協會相關負責人,商討此事。去年12月市發改委專門召開專題會,研究在巴南區建設重慶輕工產業基地的事宜,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。
家怎么建 企業也有產權
對于搬家,老板們最關注的是土地和廠房是否有產權、交通是否方便。巴南麻柳沿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盧黎明表示,木洞輕紡服裝城擁有不錯的交通優勢,例如,待慈母山隧道和東水門大橋貫通后,20分鐘可到解放碑;明年,還將開建近30公里長的濱江路,連通南岸。
李勇說,為加快基地建設,渝中區個協渝派服飾協會已對擬進駐企業進行了考察。截至目前,首期進駐企業已基本落實,除了上百家朝天門服裝企業外,還包括來自東部沿海的30多家服裝企業將進駐。
路怎么走 協會統一運作
多年前,朝天門服裝老板就醞釀搬遷。
2002年前后,一些服裝老板曾想進駐巴南麒龍工業園,但至今未成規模;2004年,還有幾十家服裝老板集體到渝北圈地500畝,準備修服裝加工基地。但直到2009年,僅六成企業投產。
此次上百名服裝老板再次出手,如何避免重蹈覆轍?
李勇表示,協會已組織成立了拓為建設投資有限公司,專門負責為進駐該服裝城的企業提供統一服務,例如引入合作伙伴、拓展銷售渠道、尋找貼牌訂單等;對于可能出現的老板中途撤資等風險,協會也擬定了應對方案。進駐服裝城的企業,需滿足一系列條件,比如需提供200~300萬元的自有資金,同時年產值至少需達到2000~3000萬元。
“游擊”之痛
“打游擊” 18年搬家10多次
在眾多朝天門服裝老板中,從業已有18年的鄧毅,是名副其實的“老板凳”。
“原先朝天門服裝企業都是‘前店后廠’搞銷售和生產,多年打拼下來,形成的‘渝派服裝’在全國頗富盛名。但隨城市變遷,大家的工廠只能外搬。”他無奈地說,服裝企業廠房規模并不大,由于很多工業園區不接納零星的散戶進駐,他們只能到處租廠房生產,一遇到拆遷等,沒有產權廠房的服裝廠就得搬。鄧毅透露,這些年來,他已經先后搬了10多次家,最近的一次,是從六公里搬到小泉。
在朝天門服裝企業中,“居無定所”的不在少數。記者從渝中區個協渝派服飾協會了解到,重慶本地有3820家服裝及配套企業,其中90%是朝天門的服裝企業。不過,擁有產權廠房的不到200家,其余的基本上都是租地修建廠房,甚至租農民房或企業庫房。
李勇說,“打游擊”的企業,分布在巴南、南岸和渝北一帶,尤以四公里至八公里居多。
規模小 痛失沿海大訂單
朝天門服裝老板黃明偉說,搬家除了耽擱生產,還損害設備,同時影響添置新的設備,時間一長,服裝廠的生產規模就上不去了,有時有訂單上門也不敢接。
黃明偉透露,他最早是在九公里搞了一個生產作坊,5年前搬到小泉,租3畝地建了個臨時廠房。“不久前,我接待了一位東南亞的外商,對方本來想和我合作的,但一看到臨時廠房那么簡陋,扭頭就走,合作打了水漂。”
根據渝中區個協渝派服飾協會的調查,保守估計,每個季度朝天門上規模的服裝廠,單家流失的訂單總量就達2~3萬件。
“渝派服裝款式新穎,在烏魯木齊、哈爾濱、廣州等地非常搶手。”鄧毅說,但因為生產規模有限,光是去年冬天,他就有3萬件女裝訂單沒有接,損失數百萬元。
“渝派”之夢
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
抱團做大渝派服裝
渝派服飾想做大做強,并不是僅限于搬遷這么簡單。
根據市經信委調查,全市服裝行業的工業總產值從1997年的43億元增長到2009年的175億元,年增長率由10%遞增到25%以上,從業人員由12萬人發展到22萬人。目前,全市服裝行業總產值已達數百億元。
不過,渝派服裝卻“墻內開花墻外香”,9成以上服裝銷往沿海各大城市的批發市場,頗是俏銷。渝中區個協渝派服飾協會會長、服裝老板鄧毅說,重慶主要生產女裝,以時尚新穎、款式變化快享譽全國,主要以款式取勝。
渝派服裝想做大做強,必須解決三個問題,分別是規模受限、品牌影響力有限和產業鏈環節缺失。
李勇說,以產業鏈環節缺失為例,由于本地沒有生產企業,重慶服裝所需的口子、拉鏈等輔料主要在沿海采購,這導致渝派服裝的價格一直高于周邊。
此次搬遷當中,渝中區個協渝派服飾協會將出面招商引資,引進外地的輔料加工企業進駐,屆時,渝派服裝的成本將降低20%左右,競爭力進一步提高。
巴南麻柳沿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盧黎明透露,該區將為進駐的服裝企業提供稅收等多方面的優惠,2至3年內吸引1000家企業進駐,帶動20萬人就業,力爭到2015年,推動木洞輕紡服裝城成為中西部最大的服裝產業集群,實現年產值上百億元。
對于如何提高品牌影響力,來自市經信委的消息稱,我市將借助國際服裝節等盛會,集中包裝推薦本土品牌,同時加大與國外經銷商的合作,推動渝派服飾闖蕩國際市場。
本文章轉自重慶西服定做